1、《财大法学评论》是在必赢中国官方网站的支持下,由学生创立并编辑的法学内部刊物,《财大法学评论》坚持独立、自主、自由的办刊原则,一切编辑活动惟学术是尚。
   2、凡希望在本评论发表的文章必须是全文或文章的主体内容(实质内容)未公开发表过。
   3、本刊采用的注释体例以《财大法学评论》的注释体例为准,来稿必须附英文标题、中文内容简介(Abstract)及关键词。
   4、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,稿件一经采用将立即通知作者。
   5、来稿请寄:cufelawreview@163.com 
   附:《 财大法学评论》注释体例
   一、文中注释采用脚注,全文连续注码,注码放标点之后。注码号为〔〕
   二、注释例
  (一)著作类
〔1〕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 第4 卷上 册,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,第26 页。
〔2〕周鲠生:《 国际法》上册,商务印书馆1976 年版,第156 页
  (二)论文类
〔1〕王家福、刘海年、李步石:《论法制改革》,《 法学研究》1989 年第2 期
  (三)文集类
〔1〕龚祥瑞:《 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》,载《比较宪法研究文集》第一集,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。
  (四)译作类
〔1〕[英]梅因:《古代法》,沈景一译,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,第69 页
  (五)报纸类
〔1〕王启东:《法制与法治》,《法制日报》 l989年3 月2 日
  (六)古籍类
〔1〕《宋会要辑稿• 食货》 卷三。
〔2〕(清)沈家本:《沈寄  先生遗书》甲编,第43 卷。
  (七)辞书类
〔1〕《辞海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年版,第932 页。
   (八)港澳台著作
〔1〕戴炎辉:《 中国法制史》、台湾三民书局1 966 年版,第45 页。
   (九)外文类
  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
   三、其他
  (一)非引用原文者,注释前加“参见”
  (二)引用资料作来自原始出处者,注明“转引自”
  (三)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,注释例:前引〔1〕,梅因书,第31 页。
  (四)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数页者,注释例:第28 页以下。